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Maven-scope
阅读量:7008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92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转载自 :http://acooly.iteye.com/blog/1788890

scope的使用场景和说明

1.compile

编译范围,默认scope,在工程环境的classpath(编译环境)和打包(如果是WAR包,会包含在WAR包中)时候都有效。

 

2.provided

容器或JDK已提供范围,表示该依赖包已经由目标容器(如tomcat)和JDK提供,只在编译的classpath中加载和使用,打包的时候不会包含在目标包中。最常见的是j2ee规范相关的servlet-api和jsp-api等jar包,一般由servlet容器提供,无需在打包到war包中,如果不配置为provided,把这些包打包到工程war包中,在tomcat6以上版本会出现冲突无法正常运行程序(版本不符的情况)。

 

3.runtime

一般是运行和测试环境使用,编译时候不用加入classpath,打包时候会打包到目标包中。一般是通过动态加载或接口反射加载的情况比较多。也就是说程序只使用了接口,具体的时候可能有多个,运行时通过配置文件或jar包扫描动态加载的情况。典型的包括:JDBC驱动等。

 

4.test

测试范围,一般是单元测试场景使用,在编译环境加入classpath,但打包时不会加入,如junit等。

 

5.system

系统范围,与provided类似,只是标记为该scope的依赖包需要明确指定基于文件系统的jar包路径。因为需要通过systemPath指定本地jar文件路径,所以该scope是不推荐的。如果是基于组织的,一般会建立本地镜像,会把本地的或组织的基础组件加入本地镜像管理,避过使用该scope的情况。

 

 实践:

  • provided是没有传递性的,也就是说,如果你依赖的某个jar包,它的某个jar的范围是provided,那么该jar不会在你的工程中依靠jar依赖传递加入到你的工程中。
  • provided具有继承性,上面的情况,如果需要统一配置一个组织的通用的provided依赖,可以使用parent,然后在所有工程中继承。

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DennyZhao/p/7718486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什么是架构师?
查看>>
layer.alert自定义关闭回调事件
查看>>
LESS IS MORE
查看>>
用最短的payload绕过WAF(入门)
查看>>
会话跟踪session
查看>>
微观经济学--经济学十大原理
查看>>
Tablayout ViewPage 使用示例
查看>>
linux下面MySQL变量修改及生效
查看>>
Android 6.0 如何默认打开user版本的root权限【转】
查看>>
TP框架在做上传时候提示:没有上传的文件!
查看>>
leetcode 485. Max Consecutive Ones
查看>>
IDEA使用笔记(九)——设置文件注释
查看>>
漫谈Java IO之基础篇
查看>>
CentOS 6.8 防火墙配置
查看>>
Spring Boot 2.0 整合 FreeMarker 模板引擎
查看>>
Java 知识点
查看>>
Nginx+Tomcat高性能负载均衡集群搭建
查看>>
BZOJ3573: [Hnoi2014]米特运输(树上乱搞)
查看>>
Dubbo的一些编码约定和设计原则
查看>>
IDA 操作记录
查看>>